近日,由寧夏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完成的“輸電等級高壓交流快速真空開關技術及應用”電力科技創新成果在京通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科技成果鑒定,由中國科學院程時杰院士領銜的評價委員會一致認為項目整體技術達到水平”。
中國能源新聞網 記者余璇 2021年,中國儲能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電力儲能裝機同比增長220%,新增投運規模達10.14GW,其中電化學儲能投運規模達到1.87GW/3.49GWh。源側新能源配置儲能以及獨立儲能成為新增裝機的主要動能。
步入“十四五”,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湖北電力”)錨定“華中區域、公司方陣”目標,在新的趕考路上,加快推動構建電力系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的措施,糧食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確定能源保供增供舉措,提升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
截至目前,除國電電力之外,五大發電集團中華能、大唐發電、華電、中國電力均已相繼正式發布2021年業績公告(下稱“公告”)。結合之前國電電力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虧公告,2021年五大發電企業均因燃煤成本大幅上升而陷入虧損,“在保持常規能源發電基礎上,積轉型布局新能源發電”已成發電企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日前,結合新國發2號文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南方電網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出臺,將重點圍繞支撐綠色低碳的清潔發電,建設安全高效的智能輸電、靈活可靠的智能配電、開放互動的智能用電,推動多能互補的智慧能源,全面提升電網數字化水平等九大領...
近日,國家能源局、科學技術部印發《“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在安全的前提下積發展核電。
4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積擴大有效投資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司長歐鴻,農經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李明傳,基礎司副司長鄭劍,產業司副司長霍福鵬,高技術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孫偉,社會司副司長孫志誠出席,介紹投資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隨著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加快構建,僅考慮利用電源側、電網側的調節資源已難以滿足系統安全高效的運行需求,亟需釋放需求側資源的靈活性調節能力,“源荷互動”將成為未來電力系統的特征。當前我國需求側資源利用方興未艾,利用形式逐漸從單一的有序用電、能效管理演變為功能多樣、主動參與、市場驅動的需求響應資源。...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我國電力系統將向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轉型。儲能作為靈活調節電源在電力系統中承擔重任。然而,目前除抽水蓄能外,儲能技術仍處于商業化和規?;l展初期,相關的電價政策和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存在成本疏導不暢、有效利用率不高、社會主動投資意愿較低等問題,不利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雙...
2021年,面對我國電力需求增長旺盛、用電峰谷差持續擴大、區域性時段性電力供需偏緊等挑戰,我國持續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全力保障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 記者支彤報道 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要求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前提下,結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有序推進全國能源市場建設。